Home关于我们帮助中心在线咨询友情连接联系方式  
 
 
 
 
新闻中心
新闻专题
热点专题
综合快讯
政策法规
税收专题
中央税收法规
中央财经法规
地方法规
审计评估
同瑞简介
同瑞风采
点子交流
点子专题
点子交流
精彩答疑
培训频道
培训专题
最新课程
网上书店
考试中心
名师授课
会员中心
会员专题
最新优惠
会员手册
会员公告
办事指南
瑞丰视觉
瑞丰专题
周年特刊
员工心声
企业文化
瑞丰动态
 
 
 
 
> 新闻中心 > 综合快讯 > 文章内容
 
发改委新“三定”方案获批 转变职能透出三大信号
核心提示:
来源:新华网 日期:2008-8-22

  记者21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国务院近日正式批准印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三定”方案。

  据介绍,新的“三定”方案对国家发展改革委减少微观管理事务和具体审批事项,抓好宏观调控提出了明确规定。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进一步转变职能,集中精力抓好宏观调控,搞好国

  民经济综合平衡,指导推进和综合协调经济体制改革,协调解决经济运行中的重大问题,加强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根据“三定”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进一步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更好地发挥地方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在投资管理方面的作用。国家规划内和年度计划规模内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除少数需报国务院审批、核准或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核准外,区分不同情况由地方政府、行业管理部门审批、核准,或由企业自主决策。中央政府补助地方的点多、面广、量大、单项资金少的项目,改为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行业管理部门确定投资目标、原则和标准等并加强监督检查,具体项目由地方政府负责安排。

  新“三定”方案还提出,地方规划和专项规划、专项产业政策,除按规定需报国务院审批的外,由地方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在国家规划和政策的指导下分别制定。修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定价目录》,进一步减少或下放中央政府定价权。取消已由国务院公布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

  新“三定”方案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发挥国家规划、计划、产业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导向作用,综合运用财税、货币政策,形成更加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根据新“三定”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共设28个内设机构,机关行政编制为1029名。

  解读:国家发展改革委“三定”方案透出三大信号

  8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外公布了其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新“三定”方案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传递出国家发展改革委在转变职能方面的三大信号。

  减少微观干预

  根据“三定”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要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进一步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更好地发挥地方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在投资管理方面的作用。

  为此,国家发展改革委要及时修订调减投资核准目录,大幅度提高国家核准项目的规模(限额)标准,缩小投资审核范围,下放投资审核权限。

  国家规划内和年度计划规模内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除少数需报国务院审批、核准或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核准外,区分不同情况由地方政府、行业管理部门审批、核准,或由企业自主决策。

  中央政府补助地方的点多、面广、量大、单项资金少的项目,改为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行业管理部门确定投资目标、原则和标准等并加强监督检查,具体项目由地方政府负责安排。

  此外,地方规划和专项规划、专项产业政策,除按规定需报国务院审批的外,由地方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在国家规划和政策的指导下分别制定。

  抓好宏观调控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根据“三定”方案,进一步转变职能,“集中精力抓好宏观调控”。

  按照新“三定”方案的表述,国家发展改革委的职责重点是:

  ——拟订和组织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总体规划、年度计划;

  ——搞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协调解决经济运行中的重大问题;

  ——加强投资宏观管理,调控全社会投资总规模;

  ——完善价格管理,做好价格总水平调控;

  ——加强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增强扩大开放条件下国内经济协调发展的能力;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指导推进和综合协调经济体制改革,统筹综合性经济体制改革,协调推进专项经济体制改革。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非常复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任务十分艰巨。抓‘大’放‘小’,有利于国家发展改革委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社科院经济所宏观经济室主任张晓晶说。

  “三定”方案还特别强调,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要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发挥国家发展规划、计划、产业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导向作用,综合运用财税、货币政策,形成更加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提升管理效率

  据有关负责人介绍,与以往相比,新“三定”方案对国家发展改革委的一些具体职能进行了调整,内设机构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

  其中,工业行业管理和信息化有关职责划给工业和信息化部后,原设立的“产业政策司”、“工业司”和“中小企业司”取消,同时新设“产业协调司”,具体负责统筹协调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的重大政策、规划、战略等问题。

  能源行业管理有关职责划给国家能源局后,原设立的“能源局”取消。同时,原有的“交通运输司”取消,新设“基础产业司”,具体承担统筹能源、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与社会发展规划、计划的衔接平衡等方面的职责。

  原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责划入后,新设“西部开发司”和“东北振兴司”,具体承担这两个区域发展的战略、规划和重大政策的统筹协调。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新设“应对气候变化司”,承担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有关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具体工作。而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有关节能减排方面的具体工作,则由“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承担。

  同时,原先设立的一些司局名称也做了调整,其中“经济运行局”更名为“经济运行调节局”,“国外资金利用司”更名为“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司”。此外,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重大项目稽察特派员办公室这次也纳入了内设机构序列。

  专家指出,国家发展改革委内设机构的这次调整,并不是简单的撤销、合并或重组,而是重新审视分工、明确职能,有助于提升宏观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TOP↑